南斯拉夫
「在過去曾經是我們的一部分」
「過去也曾經是我們的藩屬國」
- - 蘇聯對南斯拉夫的評論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 (Socijalistička Federativna Republika Jugoslavija) | |
![]() 國旗 |
![]() 國徽 |
國歌:吐!南斯拉夫人 | |
自然地理 (實際管轄區) | |
File:Countries of Europe.svg | |
首都 | 貝爾格勒 |
面積
| |
人民生活 | |
官方語言 | 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 |
人口
總人口:23,690,000人 | |
政治文化 | |
政治體制 | 一黨專制 |
國家領導人:
| |
國祚歷史 | 46年 |
經濟實力 | |
貨幣單位 | 南斯拉夫第納爾 |
南斯拉夫(Jugoslavija、Југославија),全名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Socijalistička Federativna Republika Jugoslavija、Социјалистичка Федеративна Република Југославија、Socialistična Federativna Republika Jugoslavija)。是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所扶植的藩屬國之一,但因為沒有人在乎,因此在冷戰期間美國及蘇聯各自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及華沙條約組織也都沒南斯拉夫加入的份,而只好美其名自慰是不結盟主義而獨善其身。
只不過就在1991年蘇聯瓦解垮台了,南斯拉夫因為失去了主子的庇護也跟着分崩離析,南斯拉夫的國號一直拖到2003年才正式慘遭正名而廢除。
歷史[編輯]
建國前[編輯]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因為奧匈帝國也分崩離析而滅亡了,於是有人就劃地稱王建立了「南斯拉夫王國」。
只是在建國之時,不僅和意大利一直以來為了只沾了點邊的國境而產生了糾紛,而遠在十萬八千里外同樣剛開國的蘇聯也秘密的對南斯拉夫境內的無產階級鄉民洗腦,煽動要推倒南斯拉夫的國王並造反改朝。
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打之後,南斯拉夫就給納粹德國、意大利、保加利亞及匈牙利給分贓佔領而短暫滅亡,直到二戰結束之後才在蘇聯的扶持之下重新建立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並淪為附庸。
建國後[編輯]
在二戰後重新建國的南斯拉夫因為淪為蘇聯的藩屬國,因此在內政、外交及國防上事無大小均咸決於上,但南斯拉夫在二戰期間慘遭瓜分滅亡在好不容易復國後,哪可能甘心乖乖的成為蘇聯的傀儡政權,所以在後來成為蘇聯第一個敢拍桌翻臉的附庸國。
就在和蘇聯翻臉了之後,儘管在經濟及軍事上就沒能獲得蘇聯的支持,但蘇聯自己也沒啥錢可餵養藩屬國,相反的還需要各藩屬國的歲貢來朝。當然南斯拉夫也不摻和日後蘇聯及美國之間的冷戰,而關起門來過小日子,除非美國空軍的飛機眼殘飛入了領空才象徵性的打下來。
就在1980年南斯拉夫建國以來唯一的紅太陽-約瑟普‧布羅茲‧狄托不幸駕崩之後,因為沒有人壓得住局勢,而開始了為期十年的狗咬狗內鬥,終於在1991年蘇聯滅亡之後,南斯拉夫也跟着瓦解。
瓦解後[編輯]
1991年南斯拉夫分裂出了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馬其頓、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而其它還沒分家的就繼續使用南斯拉夫的國號苟延殘喘。
只是僅存三分之一面積的南斯拉夫還是不河蟹的內鬥,因此聯合國拒絕承認重新改朝換代的南斯拉夫。最終在2006年南斯拉夫終於又再分裂為塞爾維亞及黑山,南斯拉夫正式滅亡。
政治[編輯]
因為南斯拉夫是個多民族國家而且也是蘇聯的藩屬國,因此在最初的建國制度上就抄襲自蘇聯,在國內分別設置了幾個「加盟共和國」,只是這些加盟共和國充其量只是南斯拉夫下轄的省分罷了。
南斯拉夫的國家元首在剛開國的頭兩任稱之為「總統」,但在之後就稱之為「主席團主席」,但和蘇聯相反的是南斯拉夫的總統都是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反倒是後來的主席團主席只純粹是擺着好看的花瓶職位。
南斯拉夫的國會稱之為「聯邦人民議會」,分為聯邦院及民族院,因為南斯拉夫沒有內閣,所以國家一切事務就由國會遵照黨的內定方針拍手表決實施。
經濟[編輯]
因為南斯拉夫在過去曾經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破壞,再加上淪為了蘇聯的藩屬國而處處慘遭指搗嚴厲奉行共慘主義,因此南斯拉夫直至瓦解滅亡之前都沒有什麼發達的經濟產業。
國防[編輯]
雖然南斯拉夫的國防武力的軍隊番號就和其它蘇聯的藩屬國一樣,就稱之為「南斯拉夫人民軍(Jugoslavenska Narodna Armija)」,但是後來和蘇聯拍桌翻臉之後,南斯拉夫人民軍就改向美國買武器,小從手槍,大到坦克及飛機都是美國人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