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国军
“这是我国的国防武力”
- - 中华民国对中华民国国军的评论
“到头来还不是让我们给打败”
- - 中国人民解放军对中华民国国军的评论
“现在我们称呼为台军”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中华民国国军的评论
“过去就是国民党军”
- - 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国国军的评论
“我们已经控制不了啦”
- - 中国国民党对中华民国国军的评论
![]() 中华民国国军军旗 | |
建军时间 | 1924年06月16日 |
相关兵种 | ![]() ![]() ![]() ![]() ![]() |
领导 | |
总统 | 蔡英文 |
国防部部长 | 严德发 |
参谋总长 | 海军二级上将 黄曙光 |
军力 | |
服役年龄 | 18岁-60岁 |
现役兵力 | 21.5万人 |
备役兵力 | 165.7万人 |
中华民国国军,旧称中国国民革命军及国民政府军,简称国军,俗称台军、蒋军、顽军或是国民党军。是中华民国的国防武装力量,因为最初是由中国国民党所自行成立的党卫军,因此常用的军徽就与中国国民党的党徽的相似度高达九成。
在全盛时期中华民国国军的总兵力曾经多达两百多万,不过在经历了中国抗日战争、第二次国共内战再加上没钱而裁军而到如今常备兵力只剩下十分之一。
历史[编辑]
中华民国在民国元年(1912年)01月01日正式风光开国后,虽然有人提倡要成立中华民国国军,但实际上却一直处于群雄割据的大乱斗局势,因此没有人有能力组织得了真正的“国军”。
所以孙中山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06月16日在抄袭苏联红军的体制成立了效忠于中国国民党的武装力量,除了新招收的子弟兵之外,也顺便收编了南边其它省份的军阀,所以在民国十四年(1925年)08月18日正式统一番号为“国民革命军”,而这个番号一直使用了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为止。
尽管国民革命军就仅效忠于中国国民党,但因为民国十七年(1928年)北洋政府惨遭推倒之后,中国国民党就成为了中华民国唯一合法的执政党,也使得在还没再改番号前国民革命军就成为了中华民国唯一合法的武装力量,因此国民革命军兵力最多达四百多万,番号编制到40个集团军。
但在后来的中国抗日战争中国军就伤亡了三百多万的兵力,在抗战打完之后,除了在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将番号正名为“中华民国国军”之外,兵力也裁减了一半。虽然在后来第二次国共内战中为了补充兵源又四处绑架壮丁充军,但实际到了台湾之后,中华民国国军的兵力仅存五十余万。
中华民国国军在第二次国共内战失利之后,尽管在美国干预及扯后腿的情况下仍旧妄想反攻大陆,所以在民国八十年代(1990年代)以前的常备兵力持续保持在40万至50万之间。直到民国八十六年(1997年)因为中华民国已经放弃了以武力解决台海两岸的统一问题,因此中华民国国军的常备兵力裁减到38万,民国九十七年(2008年)又裁减到剩27.5万,民国九十九年(2010年)终于只剩下21.5万。
而原本是征兵制,不过因为脑残政客天真的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不会也不敢攻击台湾而想改为募兵制,但实际上原本就没有人想当兵结果兵源始终招募不齐,中华民国国军的兵力数字持续弱化萎缩中。
这些就是中华民国国军的美女军士官们。
军衔[编辑]
改制前军衔[编辑]
![]() |
![]() |
![]() |
![]() |
![]() |
特级上将 | 一级上将 | 二级上将 | 中将 | 少将 |
---|---|---|---|---|
![]() |
![]() |
![]() | ||
上校 | 中校 | 少校 | ||
![]() |
![]() |
![]() | ||
上尉 | 中尉 | 少尉 | ||
![]() | ||||
准尉 | ||||
![]() |
![]() |
![]() | ||
上士 | 中士 | 下士 | ||
![]() |
![]() |
![]() | ||
上等兵 | 一等兵 | 二等兵 |
改制后军衔[编辑]
战绩[编辑]
中华民国国军自建军以来曾经打过下列战争;
制度[编辑]
因为中华民国国军最初的建军制度是抄袭自苏联红军,因此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同样有指导员制度来负责监视军事首长及对军士官兵的政治洗脑工作,有时各级首长休假就代理职务,例如代批假单。
因而国军的指导员制度发展出的跨兵种兵科就称之为“政战”,虽然1987年之后已经没有强制,不过实际上国军的各级政战主管有高达九成都参加中国国民党。